“过去这五年”|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迈上新台阶
党的十九大以来,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,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效明显,各方面工作迈上新的台阶。
一、学科发展
(一)完善学科体系
增设“党的建设”、自主设立“干部教育学”二级学科,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新的学科使命,推动学科建设新的发展。
(二)凝练学科方向
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基础和优势特色,进一步凝练五个重点研究方向:
重点研究方向一览
☑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
☑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研究
☑ 中共党史的重要问题与建设的基本规律研究
☑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研究
☑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多学科研究
二、人才队伍
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,引进各类优秀人才35名;新增教育部“长江学者特聘教授”、中宣部文化名家及“四个一批”人才、国家“万人计划”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名,国家“万人计划”教学名师1名,国家“万人计划”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拔尖人才2名。现有专任教师77名,已建立起一支能力突出、结构合理、数量充足的师资队伍。
三、人才培养
(一)开始本科招生
自2022年起,开始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,强基固本,构建本硕博一体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体系。
(二)多措并举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
通过举办全国“优秀大学生夏令营”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“之江论坛”等方式吸引优秀生源,生源质量稳步提升。
(三)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
实施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”“研究生科研支持计划”,举办“书香马院”经典品读会、《资本论》精读会等,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,提升学生综合素质。
四、科研成绩
(一)科研项目
2018年以来,立项省部级以上课题近100项,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4项;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;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4项;浙江省文化工程项目1项等。
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情况
项目名称 | 项目 负责人 | 立项年度 |
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与国际认同研究 | 刘同舫 | 2019 |
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原创性贡献研究 | 成龙 | 2019 |
近现代西方知识精英对中国西藏认知历史研究(1840-1991) | 程早霞 | 2020 |
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坚持中国道路经验研究 | 丁堡骏 | 2022 |
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
项目名称 | 项目 负责人 | 立项年度 |
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综合考核理论与实践研究 | 张彦 | 2021 |
(二)出版专著
2018年以来,学院教师出版学术专著或教材60余部。
代表性著作
著作名称 | 作者 | 出版社 | 出版 时间 |
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史 | 刘同舫 | 人民出版社 | 2019 |
青年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研究(第二版) | 刘同舫 |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| 2022 |
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逻辑研究 | 成龙 | 人民出版社 | 2020 |
国外中国模式研究评析 | 成龙 | 人民出版社 | 2018 |
“涵养”系列三部曲(包括《涵养好家风》《涵养好品德》《涵养党性》) | 张彦 | 人民出版社 | 2018 2020 2021 |
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(第三版) | 马建青等 | 浙江大学出版社 | 2021 |
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通论 | 段治文 | 浙江大学出版社 | 2021 |
学科贯通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——“从抽象上升到具体”的一种解读 | 刘召峰 | 浙江大学出版社 | 2018 |
新时代青年文化景观研究 | 代玉启等 | 浙江大学出版社 | 2019 |
(三)高质量论文
2018年以来,学院教师发表一系列高质量学术论文,包括权威期刊论文29篇、一级期刊论文130余篇。
代表性高质量论文
论文题目 | 作者 | 期刊名称 |
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创性贡献 | 刘同舫 | 《中国社会科学》2018年第7期 |
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境界 | 刘同舫 | 《中国社会科学》2021年第9期 |
中国共产党对五四运动形象的历史建构 | 段治文 | 《新华文摘》全文转载(原载于《浙江社会科学》2019年第4期) |
构建基于“知识共同体”的“德育共同体”——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的二维耦合 | 任少波 单珏慧 | 《教育研究》 2019年第7期 |
“德福一致”何以可能:“加速社会”中的德育危机与理念再造 | 《教育研究》 2022年第2期 | |
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百年探索与基本经验 | 代玉启 | 《马克思主义研究》2022年第1期 |
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三重指向与历史性自觉 | 刘召峰 | 《马克思主义研究》2019年第4期 |
马克思技术二重性批判理论研究——基于《资本论》及相关手稿的文本考证 | 卢江 | 《马克思主义研究》2020年第3期 |
《资本论》中的自然历史观及其对政治伦理的批判 | 包大为 | 《马克思主义研究》2020年第5期 |
《资本论》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辩证张力 | 付文军 | 《马克思主义研究》2021年第9期 |
(四)理论宣传文章
2018年以来,学院教师在各级党报发表理论文章120余篇,其中《人民日报》《光明日报》等“两报一刊”发表理论文章42篇。
代表性理论文章
理论文章 | 作者 | 报刊名称 |
在增进文化认同中坚定文化自信 | 刘同舫 | 《人民日报》 |
坚持开拓创新 | 张彦 | 《人民日报》 |
继往开来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| 刘同舫 | 《光明日报》 |
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需要把握的几对重要关系 | 刘同舫 | 《光明日报》 |
取得伟大成就的精神源泉 | 段治文 | 《光明日报》 |
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奋斗 | 成龙 | 《光明日报》 |
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| 代玉启等 | 《光明日报》 |
从百年党史中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历史主动 | 楼俊超 | 《光明日报》 |
深刻认识和把握“以史为鉴、开创未来”的深厚意蕴 | 桑建泉 | 《光明日报》 |
五、获得荣誉
2018年以来,学院教师学术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14项,包括“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”3项、“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”6项等。
(一)
荣获“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” 3项
刘同舫教授论文《启蒙理性及现代性:马克思的批判性重构》获一等奖
马建青教授专著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30年的研究》获二等奖
张彦教授专著《价值排序与核心价值观》
获青年成果奖
(二)
荣获“浙江省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”3项
刘同舫教授论文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创性贡献》获二等奖
成龙教授专著《国外中国模式研究评析》获二等奖
刘召峰教授专著《学科贯通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——“从抽象上升到具体”的一种解读》获三等奖
(三)
荣获“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” 3 项
成龙教授专著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逻辑研究》获二等奖
代玉启教授专著《新时代青年文化景观研究》获青年成果奖
编辑:新闻中心 鲍泽林
//推荐阅读//
1.聚焦党的二十大|我院刘同舫教授在《浙江日报》发表《坚持以系统观念奋力推进“两个先行”》一文